top of page

入神

Venue

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-LAB

Year

2019

Location

​台北,台灣

Material

聲音裝置(助眠器)中文語音共11章節、白噪音、博物館典藏文物後製品、保麗龍、裱紙、黑燈管、黏塵墊LDPE、PET、PC中空板、木

00:00 / 04:04

作品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駐館調研後的創作。藉由搭造一座典藏庫與修復室兩個空間一隅,分別疊合物件在不同脈絡(當神像脫離祭祀場域走進博物館的新秩序)中被看待的情境,使觀眾猶如置身在博物館清潔的程序之中。作品透過殺菌光、氣味、白噪音、清潔註腳語音、螢光物質,召喚對日常的清潔記憶,透過再現博物館對文物的去污行動,思考信仰與歷史如何在檔案中再度被顯影?

走進第一層空間,這裡是文物進入庫房的中繼站——碼頭區。在碼頭月池中央,散落數個善教堂廟宇建築部件,他們是祭祀場域建築結構的重要元素之一,然而,隨著進入博物館的收藏機制,這些歷史物件形同被肢解成一個個獨立的單體原件,已不再是完整而全面的真實「場域」。 ​ 循著環形步道,走進第二層正在進行消毒清潔作業的空間——修復室。空間逐漸被白噪音所佔據,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殺菌氣味,這是擬仿太陽光作用的UVC紫外線,經照射在空氣作用產生的臭氧,可有效殺滅細菌。縱使這項光學清潔普遍應用於醫療設備,或家庭日常清潔中,然而清潔形同破壞,人眼不宜直視,也不建議長時間嗅聞。 ​ 除了氣味,空間也被來自不同向度、不同頻率的噪音所籠罩,這是一種助眠新科技,藉以穩定的噪音音頻,覆蓋、消彌造成睡眠中斷的突發聲響,作為「以噪音歇止噪音污染」的淨化器,使人更容易進入穩定睡眠、耳根清靜之狀。同時伴隨著的,還有正在執行清潔程序的語音說明,每一個清潔註釋嚴謹的表述著每個修復程序中應遵守的條件。 ​ 來到修復工作檯的前方,檯上一尊透著光的3D列印文物複製品——神像,以及文物複製品經真空成型,再次複製的透明殼膜,在UVA黑燈管的照射下,局部顯示出異質的螢光反應,彷彿是煙燻塵垢,抑或是神聖的靈光。 ​ 語音中所陳述的11個清潔註腳,集結了這次在進行駐館調研,所發現兩個場域(人與非人)不同的想像與理解的尺度。內容對應著空間裝置所預設的物質條件,折射出一個不單只是視覺感知的空間場域。藉由搭造一座典藏庫與修復室兩個空間一隅,分別疊合物件在不同脈絡中被看待的情境,使觀眾置身博物館清潔的過程,透過光、空氣、時間與物質,召喚對日常的清潔記憶,凸顯人們對於保存自己歷史的重視與弔詭。 ​ 當神像脫離祭祀場域走進博物館的新秩序,也反應出人們看待物質價值的移轉與唐突。將原本指稱木雕神像「裝臟」的入神概念,延伸提問了由人所賦予物在「神/靈性」意義上,有別於科學檢測所能解釋的內容,試圖透過再現博物館對文物的去污行動,觸探關乎物質與精神的縫隙,無形的泛靈意識。信仰與歷史如何在檔案中再度被顯影?

Working Hard: ‘En-trance’,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(C-Lab), Taipei, Taiwan, 2019
Working Hard: ‘En-trance’,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(C-Lab), Taipei, Taiwan, 2019
Working Hard: ‘En-trance’,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(C-Lab), Taipei, Taiwan, 2019
Working Hard: ‘En-trance’,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(C-Lab), Taipei, Taiwan, 2019
Working Hard: ‘En-trance’,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 (C-Lab), Taipei, Taiwan, 2019

Photo © Working Hard. Photographed by Joseph HO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