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碎像
Portrait
2020 潮藝術特展《解嗨時代》,馬祖新村文化創意園區,中壢
我是二十八歲的一個青年,原籍廣東中山,由於家庭破產,在小學畢業之後就宣告失學了。幸得家叔在廣西梧州就業,得他的幫助入梧州中學攻讀,僅讀了一個學期,就因爲敵機轟炸梧州,隨之輟學。避難香港,在親戚辦的一爿茶箱店裡當學徒,鑒于學識淺陋,不受香港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環境所引誘,努力自學,稍有成就。日寇陷港後被迫返鄉,飽受亾國之苦。為時一年,生活迫人幾瀕於死。後得親友資助,投奔自由祖國,參加抗日隊伍。
在陸軍獨立二十旅充上士文書,其後歷任司書譯電員。抗戰勝利後,改編入六三軍一八六師,歷任組員副官書記等職,直到卅八年冬北海之役隨軍撤退海南,整編後仍任六三軍軍需處上尉書記一職,本年五月,海南撤守,隨軍抵達臺灣。軍奉命縮編為師,因為自己缺乏人事背景,於是被迫降為少尉司書,因鑒於……
— 唐隸本自傳
從一本記於「民國38年」的日記開始,透過私領域的書寫文本拼湊歷史魂魄,延續「移動身份」系列的檔案創作。
今年將屆齡百歲人瑞的眷村住戶唐隸本,曾是國軍中校書記退役,直到現在,仍持續保有書寫日記、紀錄生活的習慣,透過爬梳他個人所留下的自傳、軍旅筆記等重要資料,使我們有機會與歷史幽靈見上一面。在過去動盪時代,年僅28歲的青年,接連經歷中日抗戰、香港淪陷、國共戰火、撤退海南島,隨軍來到臺灣。日記作為他抽離軍中書記一職,在戰火限制的時空下最私密而自由的書寫,在之於大歷史敘事的戰事情報之外,提供以個人為視角的歷史局勢「情報」,藉由他在不同國土間移動的身份認同中,看見歷史。然而,隨建檔者年事已高,在衰老、退化等不可抗拒下,形成訊息傳遞上的時差、斷裂、破碎、遺失,甚至難以拼湊出完整的文本。過程中我們反覆思考的是,關於記憶的遺忘、覆蓋的書寫、檔案的不可考。